新聞中心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> 新聞中心 >> 行業新聞
李毅中:“十三五”節能産業環保投資将達17萬億元
時間:2015-12-15  浏覽:2086次  

  12月10日在成都召開的2015中國節能環保産業高峰論壇上,全國政協常委、經濟委員會副主任、原工信部部長李毅中用數據對比分析了“十二五”各項工業節能環保指标之後表示,十三五期間,全社會環保投資将達17萬億元。


  李毅中在大會上做的主題報告是“把握宏觀經濟走勢,發展節能環保産業,推進工業綠色轉型”。他在報告中指出:節能環保産業是為提高能效、節約能源、防治污染、保護生态提供全面服務的新興産業。他對今後節能環保産業的發展方向提出了五項要求: 第一,節能環保産業應成為工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柱。因為從上遊看,能源、原材料領域多為“雙高”行業,主要發生在生産過程。從下遊看,裝備制造業、電子制造業、消費品工業更注重在使用過程的能耗和形成的污染;第二,大力研發、研制、推廣、應用節能環保新技術、新設備、新産品。“十三五”重點行業能耗、物耗及排污要明顯下降,2025年達到世界先進。要加快制造業綠色制造,鼓勵企業技術裝備更新。大量數字化、智能化的先進技術裝備投用;第三、服務化要成為節能環保産業的主要方向。節能環保産業服務内容包括硬件、軟件。第三方治理要由節能環保企業承擔;第四,節能環保産業拉動有效投資,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。各級政府2013年環保支出3382億元,同比增長14.2%。目前我國可行的節能潛力超過4億噸标準煤,可帶動上萬億投資,污水、煙氣治理需要投入8000億元。第五,培育具有國際競争力的環保大企業集團。


  中國節能環保産業高峰論壇是由工信部指導,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産協會主辦的。大會由全國政協委員、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、中國工業節能環保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小康主持。


  全國政協委員、國家環保部原副部長周建在會上做了“環保産業現狀和十三五趨勢分析”的發言。他認為,我國綠色産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,環保産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逐年提升,環保技術水平也進一步提升,環保産業結構、裝備能力和發展水平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基本吻合,環保産業重點也逐漸由末端治污工程轉化為減少污染和運行。“十二五”環保産業呈現了階段性特征,表現在投資需求巨大、投資缺口大、投資領域不均衡、投資效益不高、局部區域環境不堪重負。“十三五”環保産業将會有一系列的轉變,首先,投資重點有所轉變;目前我國在水和大氣的污染治理投資比重占到80%,而土壤僅占20%。其次,從末端治理逐漸向全流程治理轉化;第三,環保企業将向大型化、集團化發展;第四,産業将從政策驅動向政策與科技雙向驅動發展。


 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雲虎在大會上報告主題是“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産業,全面推行綠色制造”。高雲虎分析了“十二五”工業能耗指标和國内外相關指标的差距,他說,“十二五”前四年,我國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、水耗分别累計下降了21%和31.9%,二氧化碳、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明顯下降。但是,我國工業能效、水效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,其中鋼鐵行業國内平均能效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落後6-7%,石化化工落後10-20%;我國萬美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569立方米,還遠高于日本的88立方米,韓國的55立方米,因此,推進工業轉型升級,仍需要我們付出艱苦的努力。


  高雲虎說,今年5月,國務院正式印發了《中國制造2025》,強調要“全面推行綠色制造”,把綠色制造工程确立為五大工程之一。為此,工信部已編制完成了《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方案》,下一步将從四個方面實施:一、加快傳統制造業綠色化改造。聚焦重點區域、重點流域、重金屬污染防治實施生産過程清潔化改造,抓好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、水資源利用高效化改造和基礎工藝綠色化改造;二、紮實推進資源循環利用綠色發展。重點實施工業固廢規模化、高值化利用,強化工業資源綜合利用,推進産業綠色協調鍊接,發展再制造産業,培育一批再生資源骨幹企業和集聚區;三、積極推動綠色制造技術創新和産業應用示範。突破節能關鍵技術裝備,提升重大環保技術裝備,開發資源綜合利用适用技術裝備,開展示範應用,組織綠色制造技術産業化專項;四、構建綠色制造體系。以企業為主體,以标準為引領,以綠色産品、綠色工廠、綠色工業園區、綠色供應鍊為重點,以綠色制造服務平台為支撐,建立健全綠色制造标準體系,推行綠色管理,強化試點示範,大力提升綠色制造基地能力。


  本屆節能環保産業高峰論壇為期三天,同期還舉辦有全國工業園區節水治污技術交流與示範工程研讨會、中國國際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展示交易會、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論壇、中國節能服務産業發展論壇、工業園區治污解決方案與管理研讨會、高難度工業廢水處理新技術研讨會、工業廢水零排放技術及經濟性研讨會、全國淨水行業節水認證啟動暨技術研讨會,以及成都節能環保産業基地項目集中簽約儀式。國内外近1000名專家、學者、企業界代表參加了會議。

 
版權所有:磁谷科技(集團)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