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中心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> 新聞中心 >> 媒體報道
創新有“捷徑”“出海”收獲多——對話鞍山市并購海外科技項目的企業摘自《新華網》
時間:2015-03-15  浏覽:2276次  

       早春三月,東北大地乍暖還寒。遼甯鞍山市一批企業或在加緊安裝新生産線,或開足設備滿負荷生産,成為經濟下行中的一抹亮色。
       幾年前,這些企業搶抓全球金融危機和歐美經濟下滑的機遇,在政府鼓勵下“走出去”并購海外科技型項目,如今很多企業渡過并購“磨合期”,開始爆發出強勁增長力。記者近日走訪部分企業,感受技術并購給老工業基地帶來的可喜變化,傾聽企業家走出國門的心得體會。
       創新不必從零開始,科技并購讓企業後勁十足
       電機與氣泵之間沒有傳動軸,隔空就能驅動旋轉,這樣的場景就像變魔術。在位于鞍山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磁谷科技集團,記者見證了從美國并購的“磁力驅動”和“永磁調速”技術的魅力。通過磁力驅動,工業設備損耗大幅降低,而且速度調節變得更為容易。
       2008年前後,擁有全球最成熟“永磁調速”技術的美國麥格納公司因資金鍊斷裂瀕臨破産,而此時,生産電機變頻器多年的鞍山欽元節能設備公司正謀劃轉型。兩家企業一拍即合,鞍山公司花較低成本成為美國公司的大股東。更名為磁谷科技的新集團雄心勃勃,在鞍山建起生産線生産磁類産品。
    “盡管新産品還處于試水階段,但訂單已經接不過來了,去年産值是過去的5倍。”磁谷科技集團董事長馬忠威說,如果不是并購,這樣的轉型效果就算用10年時間也不一定能達到。
       并購海外項目也讓亞世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規模翻番,後勁十足。亞世光電公司專做LCD顯示屏,2008年金融危機時,亞世光電公司整體收購了韓國現代集團的LCD公司,并将其人員、生産線、技術、管理經驗等全部引入國内進行生産。“并購後的第一年,公司銷售額增長50%以上,如今規模已擠進全球前列,而且由于産品結構合理、性能不斷改善,公司攻克了日本佳能、韓國三星等國際一流客戶,聲名大振!”公司副總經理林雪峰說。
       海外并購是“驚險一跳”,期待政府更多扶持
       采訪時,記者請幾位企業家分享海外并購的成功經驗,并提示如何防控風險,親曆者們有很多心得。
       2014年初,海城三魚泵業有限公司通過海外競拍,購買了已破産的意大利億客公司全部資産。在将億客公司近千個品種引入國内生産的同時,三魚公司還投入資金,讓億客公司“起死回生”,從事高端水泵的研發和制造,不過新公司的合作費了些周折。
       海城三魚泵業公司總經理戴吉隆:“意大利的新公司開業後,簽勞動合同時工人不同意采取計件工資,而要實行計時,而且要求出現廢品不能懲罰,在工作現場不允許安裝監控設備。這在中國是不可想象的。結果經過一段時間運行我才發現,意大利工人很負責任,幹活時連喝口水的功夫都舍不得抽出,而且勞動熟練程度高。”
       戴吉隆認為,類似因文化差異造成的理念沖突,需要時間和一件件小事來增進彼此間的信任。
       馬忠威:“海外并購風險點很多,因此一定要慎之又慎,并聘請當地專業律師保駕護航。”磁谷科技集團在并購美國麥格納公司時,對後者賬戶上的一筆1000萬美元未到期貸款并未重視。結果并購合同剛簽,美國銀行就要提前收回貸款,理由是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了變化。好在馬忠威及時籌到錢還上了,要不然剛并購來的公司就可能被起訴、查封。
       為推動海外并購,遼甯省、鞍山市多個政府部門幫企業推薦專業中介機構,尋找海外并購目标,解決資金缺口等,省、市财政還按并購合同額給予一定比例的資金補貼。很多企業家認為這些幫扶措施很給力,希望給予更多幫助。
       馬忠威:“海外并購容易,後期經營更難。除了文化、理念上的矛盾外,要讓瀕臨破産的海外公司生存下去,國内企業需持續不斷地投入巨額資金,而且很多項目三五年内都不會盈利,這是獲得先進技術必須支付的代價。”
    “正因為如此,海外并購就相當于‘驚險一跳’,跳得好,相當于為轉型升級找到了捷徑;跳不好,可能将國内企業都拖垮了。”馬忠威說,除了并購幫扶外,政府能不能在海外企業的運營初期給予更多幫助,同時相應的基金和融資渠道也要跟上,防止讓好項目死在半路上。
       緻力“專精特”,做“小型冠軍”也很好
       據鞍山市經信委統計,近年來鞍山市完成并購的30個海外科技型項目,并購合同額4億美元,很多并購将海外技術引入國内,目前在鞍山籌劃建設和在建、建成的項目就達20個,成為老工業城市産業轉型的生力軍。
       問及并購帶來了怎樣的轉變與思考,“視野拓寬了、魄力增強了、戰略思維提升了”是很多企業家的共識。而國外企業緻力“專精特”,愛做細分領域“小型冠軍”的理念,對東北企業家觸動很深。
       馬忠威說:“長期跟歐美企業接觸,你會發現,那裡最有發展潛力的科技型公司往往是小微企業。每個小公司都專心緻志研究一兩項技術,形成自己的拳頭産品和獨特優勢,因而具有不可替代性。相比之下,國内很多企業顯得很浮躁,一味追求做大,結果什麼都做,什麼都不精,沒有自己的核心競争力。随着産能過剩時代的到來,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。”
       戴吉隆說:“做‘全能選手’還是‘小型冠軍’?海外科技企業給出了答案——隻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,才能在技術創新上取得突破。如果我們在每個細分領域都有自己的‘冠軍’,産業水平将大不一樣,‘中國制造’将由大變強!”

 
版權所有:磁谷科技(集團)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