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中心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 >> 新聞中心 >> 行業新聞
綠色節能制造成“十三五”強國戰略任務
時間:2016-03-15  浏覽:1909次  

  去産能、全面提升綠色制造、以消費升級帶動産業升級,這些都成為當前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,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。“十三五”規劃綱要草案提出,要實施制造強國戰略,深入實施《中國制造2025》,以提高制造業創新能力和基礎能力為重點,推進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,促進制造業朝高端、智能、綠色、服務方向發展,培育制造業競争新優勢。全面提升工業基礎能力,加快發展新型制造業,推動傳統産業改造升級,加強質量品牌建設,積極穩妥化解産能過剩,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。




  與此同時,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,要努力改善産品和服務供給。促進制造業升級。深入推進“中國制造+互聯網”,建設若幹國家級制造業創新平台,實施一批智能制造示範項目,啟動工業強基、綠色制造、高端裝備等重大工程。


  去産能、全面提升綠色制造、以消費升級帶動産業升級,這些都成為當前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。“不管是從傳統制造向先進制造發展,還是從過去的粗放式向集約式發展,從過去的高消耗、高投入、高排放向資源節約型方向發展,都屬于轉型升級的工作範疇。”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雲虎此前對媒體表示。他透露,未來幾年工信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推動節能技術改造,從投入方面加大傳統産業的改造升級。


  事實上,全面實施綠色制造工程是制造強國建設的戰略任務,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是工業,工業綠色發展是實現“三去一降一補”的重要途徑之一。積極培育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産業,必須補上綠色發展這塊短闆,進一步降低企業能耗、物耗等生産成本,加快增加綠色産品供給,引導綠色消費。


  需要指出的是,通過業界共同努力,我國工業綠色發展近年來初見成效。2014年我國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.58%,水耗同比下降5.8%;“十二五”前四年能耗、水耗分别累計下降21%和31.9%,鋼鐵、水泥等重點行業重要污染物排放強度下降30%以上。不過,當前我國工業發展的内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,處于轉型升級、提質增效、綠色發展的關鍵時期。

  全國人大代表、晶龍集團董事長靳保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實現制造業升級,建立綠色工廠,首先應該重視科技創新,通過科技創新和技改來提升生産制造裝備自動化及智能水平,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;其次,加快淘汰落後産能,嚴厲查處高耗能、高污染的作坊式生産,防止一些地方單純追求經濟利益而保護落後産能,嚴格控制污染排放;第三,加快建立綠色生産體系标準,逐步推行強制認證。


  《中國制造2025》明确提出,國家将積極構建綠色制造體系。聚焦重點區域,依托重點城市,選擇重點行業,組織實施綠色制造試點示範。“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,工信部将進一步強化綠色理念,構建高效、清潔、低碳、循環、可持續的綠色制造體系。”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楊鐵生此前透露。他建議,構建綠色制造體系要以企業為主體,以标準為引領,以綠色産品、綠色工廠、綠色工業園區、綠色供應鍊為重點,以綠色制造服務平台為支撐。

 
版權所有:磁谷科技(集團)有限公司